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,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

中国的出境旅游正在升温(迈向旅游大国)

旅游新闻 2024-06-04 浏览(1170) 评论(0)
- N +

中国游客乘游轮去欧洲观光。

中国游客在悉尼合影。

展开全文

中国游客在坦桑尼亚体验当地民俗。本文图片由中国旅行社提供。

去法国卢浮宫欣赏名画《蒙娜丽莎》,去乌兹别克斯坦寻找《一千零一夜》的童话故事,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俯瞰奇特的地貌,去肯尼亚观看壮观的动物迁徙...

自去年年初恢复出境游以来,中国游客已经前往许多国家。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国,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。今年以来,出境游提速,旅游目的地不断增加,游玩体验丰富多彩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(2023-2024)》显示,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700万人次,预测2024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.3亿人次。

旅游热持续升温。

今年,随着签证利好政策的出台和国际航线的加速恢复,中国游客的出境游热情持续高涨。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,五一假期出境游人数达189.7万人次。

据Qunar.com称,五一假期期间,全球有1035个城市接受了中国游客的酒店预订。5月1日出发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全年,创下同期历史新高。中国多个免签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超过了2019年,哈萨克斯坦、阿联酋和新加坡等免签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也比2019年增长了一倍多。

携程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,中国游客出境游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、超3000个城镇。短途和短途目的地更受欢迎,包括中国、中国香港、中国澳门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韩国和泰国。来自西班牙、土耳其、奥地利、斯洛文尼亚、意大利等长途目的地的游客增长迅速。此外,前往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沙特阿拉伯、阿联酋、科威特和其他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出境旅游大幅增加。

记者从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,暑期出境游预订火爆。CYTS旅游董事长韩杰表示,夏季出境游市场迎来了预订高峰期,咨询量同比增长200%,大多数跟团游产品都成了团体游。

众信旅游集团媒体公关经理李表示,暑期长线产品预订已过半,欧洲各地预订最为火热,塞尔维亚、波黑、黑山、阿尔巴尼亚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等新兴欧洲目的地受到广泛关注。

丰富的体验和多样的玩法。

如今,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不再注重观光,而是追求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。中旅旅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,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为欧洲旅游市场增添新的活力,法国深度游和周边国家互联产品咨询量将大幅增长;英国产品增加亲子研学和主题探索的创意线路;新西兰冰川峡湾游是大洋洲的热门产品。随着东南亚部分国家实施免签政策,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预订量稳步上升;最近,游客对肯尼亚动物迁徙观光游的咨询量激增。

“目前,出境游出现了一些新特点:中国游客更喜欢小团游和定制游;80后和90后,他们成为了出行的主力军;旅行的原因更加多元化,音乐会、音乐节和活动都可以开始出境旅行;中国游客更追求放松感和本地化的深度体验。”携程出境游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在迪拜体验沙漠洗沙、在大阪逛公园、在吉隆坡品尝美食、在曼谷学习泰拳,都受到中国游客的欢迎。”

韩杰说:“许多出境游经历使中国游客更加注重与当地人的深度体验和互动,而不是简单地购物。”独特的交通方式在中国游客中特别受欢迎。五一假期期间,从首尔到釜山、佛罗伦萨到罗马、伦敦到爱丁堡的海外火车线路迎来了中国游客,携程的海外火车票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0%。此外,还体验了乘坐马车、热气球、江上游船等。也让中国游客深刻感受到目的地的风土人情。

推动全球旅游市场复苏

今年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等节日期间,中国大量游客集中出游,带动全球旅游消费进入旺季。北京联合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金山认为,全球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与中国出境游客的全面回归密不可分。

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认为,中国出境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稳定器,中国出境游的复苏和发展将为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发展动力。

根据泰国旅游和体育部的数据,今年前三个月,泰国共接待来自中国的游客超过175万人次,在各国游客中排名第一。泰国旅游协会秘书长阿迪·查拉达那农表示,2023年,中国赴泰游客约350万人次,预计今年将增至600万至800万人次。泰国将继续吸引和服务中国游客。

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亚太区负责人雷纳告诉记者:“为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,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今年推出了一系列宣传活动,重点宣传奥地利的音乐文化和自然美景。来自中国的游客为奥地利带来了大量的旅游收入,尤其是在购物、住宿、餐饮和娱乐方面的支出,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。中国游客的到访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,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,也提升了奥地利在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”

澳大利亚旅游局局长菲利帕·哈里森表示,在疫情之前,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旅游市场。根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的数据,截至今年3月,中国赴澳游客数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51%。澳大利亚欢迎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游客,中国再次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旅游市场只是时间问题。

增进人文交流。

当中国游客走出国门时,他们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、历史和风俗习惯,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的形象,并在与当地人交往时展示了中国人民昂扬的姿态和开放包容的胸怀。

旅游业是各国人民相互交流和了解的重要桥梁。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近日在陕西Xi举行。出席高层对话的中美双方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民间交往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当前形势下,加强旅游合作、促进民间交流、拉紧人民友好纽带,将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。

近年来,中国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,与许多国家和地区联合举办旅游年活动。今年推出了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、2024中国“哈萨克旅游年”、2024中坦旅游文化年等活动,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。

目前,中国已设立48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、20个海外旅游办事处和3个港台旅游办事处,并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,促进中外游客互访和互鉴。(记者赵珊)

人民日报海外版(2024年5月31日第12版)

责编:金泳辰、李冉

标签: